听老人们慢慢聊起学院的从前,话里满是岁月的温度:从当年连硕士点都没有的蹒跚起步,到后来捧着王牌专业的荣光,再到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点落地生根……话语间处处饱含对学院工作最真挚的肯定。那些藏在皱纹里的笑意,那些提及“教育”二字时眼中的亮,都在说:这份扎根杏坛的赤诚,从来没被时光磨淡过。
忆往昔:初心铺就来时路
谈及学院的成长,老教师们的眼神里满是感慨。“哪有什么一帆风顺,不过是一代又一代人抱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一步步扛过来的。”曾几何时,他们带着学生在田野间测量,在实验室里攻坚,把理论知识揉进实践操作,把育人情怀融入每一堂课。那些熬夜修改的教案、手把手指导的仪器操作、为学生前途奔走的身影,都成了学院发展路上最坚实的基石。“如今看着学院越来越好,知道这份初心有人接续,我们就放心了。”
寄青年:初心照亮成长途
话锋转向学子,老教师们的语气多了几分温柔的期许。“测绘这行,既要把书本里的理论学扎实,像定坐标一样找准知识的核心;更要多去野外、多碰仪器,让理论在实践里‘活’起来——毕竟,图纸上的线条,终究要靠脚步去丈量。”他们叮嘱学子们,别困在单一的学科里,要多去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就像测量时要考虑多种因素,知识面广了,未来的路才能走得更宽、更稳。”
更重要的是守住探索的初心,老教师们说:“别满足于‘老师教、我来学’,要多问‘为什么’、多试‘怎么办’,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的思维,才是你们未来能走得更远的‘指南针’。”
传薪火:初心延续教育魂
最后,老教师们也对学院的年轻教师寄予厚望:“三尺讲台是咱们的阵地,把毕生所学教给学生,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这是咱们的本分。教育路上难免有辛苦,但只要守住‘立德树人’的初心,肯吃苦、肯坚持,就能把知识的火种传好。”他们相信,在院系领导的带领下,新一代教育工作者定能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带着这份不变的初心,把测绘学院的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临别之际,如诗如画的夕阳慷慨地为校园披上一层暖金色的纱衣,每一处角落都被这余晖温柔地抚摸着。老教师们饱含深情的话语,仿佛是秋日夜空中最璀璨的星光,不仅照亮了学院一路走来满是汗水与拼搏的奋斗之路,更指引着未来前行的方向。


他们话语中蕴含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教育家精神。那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这份关于“初心”的约定,承载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坚守,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种,在杏坛这片神圣的土地上代代相传,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于岁月长河中生生不息,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