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测绘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也是当今空间信息技术领域发展的最前沿学科。我校于1999年设立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是全国最早设立该专业的院校之一,2010年获批陕西省特色专业,2012年更名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依托地理学一级硕士点、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博士点学科交叉优势,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格局。专业秉持“突出理工融合特色、立足地理信息产业、服务西部区域发展”的办学定位,面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需求,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和职业道德,能够解决复杂地理信息工程问题的创新性研究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想信念坚定正确,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地理信息科学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自然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地理信息、测绘、遥感、国土资源、工程建设、应急管理、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从事设计、研究、研发及管理工作的创新性研究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五年左右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目标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道德,能够理解和评价复杂地理信息科学问题对社会、文化、安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目标2: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能与同行、客户和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在团队中担任重要角色。
目标3:具有良好的终生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跟踪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持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目标4:能够在地理信息、国土规划、自然资源调查等领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设计研发、研究、管理、教育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二、培养要求(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地理学知识,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管理和应用能力,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以及专题地理信息系统构建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及相关领域的应用、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基础、创新意识和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复杂的地理信息工程。
1-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用于地理信息科学环境问题的表述;
1-2 能够在满足精度要求下,针对地理信息科学环境具体的对象建立一种合适的数学模型并求解;
1-3 能够对地理信息科学环境问题分析中使用的数学模型进行推演,并分析地理信息工程问题;
1-4 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用于地理信息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等方式对复杂的地理信息工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2-1 能够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地理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复杂地理信息科学中涉及的相关问题;
2-2 能够将数学、地理学的基本原理用于复杂地理信息科学问题中的系统模型建立、系统性能分析、系统设计构建,以及系统技术经济评价;
2-3 能够认识到解决问题有多种选择,能够借助文献检索方法,通过分析研究,寻求出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4 能够运用相关基本原理、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地理信息科学问题中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的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针对复杂的地理信息工程问题,能够结合用户需求、工程背景、技术现状,设计满足特定质量要求的,具有创新性的可行性解决方案。
3-1 掌握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专题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影响数据处理、系统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 能够针对特定的用户需求,完成地理信息工程技术方案的设计,并能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
3-3 能够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体现在地理信息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中;
3-4 能够在地理信息工程问题的设计方案中综合考虑环境、安全、法律等制约因素。
4 研究。具备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能够利用资料收集、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等过程,对复杂地理信息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获得合理、可靠的结论。
4-1 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理论和技术,能够根据复杂地理信息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2 能够基于地理信息科学理论,对复杂地理信息科学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一定的可行性分析和结果预测;
4-3 能够按照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实验,在实验数据的获取、处理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4-4 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和评价,得到合理的实验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恰当选择、使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平台,以及现代空间信息手段,针对复杂地理信息工程问题,进行空间数据处理、GIS系统应用开发或地理大数据应用研究。
5-1 掌握地理信息科学问题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和专业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并理解其中的局限性;
5-2 能够针对复杂地理信息工程问题,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仪器、信息资源和专业软件,分析、设计、计算与处理;
5-3 能够针对具体的对象,二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空间数据处理、专题GIS系统建立,以及地理数据应用的现代工具,并能够使用工具。
6 工程与社会。按照地理信息科学的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兼顾国家建设的大环境,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复杂地理信息工程问题技术方案和具体实践对于社会的生产、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影响。
6-1 了解地理信息科学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复杂地理信息工程问题的影响;
6-2 能够正确分析和评价复杂地理信息工程问题对社会的生产、健康、法律、安全等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对复杂地理信息工程问题的方案设计、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复杂地理信息工程问题结果应该承担的相关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正确认识复杂地理信息科学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7-1 了解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相关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7-2 理解地理信息科学研究领域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关系,能够正确评价地理信息科学实践活动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8 职业规范。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地理信息科学领域遵守和履行,并乐于承担责任。
8-1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国情,拥护国家和社会;
8-2 理解诚实、公正、守信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地理信息科学问题中自觉遵守;
8-3 理解地理信息技术人员对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能够在地理信息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和承担责任。
9 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发挥团队精神,并能依据个人能力,在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团队不同位置上发挥作用。
9-1 能够理解团队中不同角色的定位,以及不同角色对于团队的意义和作用;
9-2 能够在团队中发挥好自己的角色,并能与团队其他成员协同合作。
10 沟通。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能够通过口头、书面等方式与国内外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10-1 在地理信息科学领域,针对复杂地理信息科学问题,能够通过口头、书面等多种方式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合理地回应质疑,理解与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10-2 了解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10-3 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在地理信息科学领域进行基本的交流。
11 项目管理。能够基于地理信息科学原理,进行复杂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的计划、组织和实施。
11-1 掌握项目管理的原理,能够将项目管理思想应用于地理信息科学项目中;
11-2 掌握地理信息科学项目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3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将项目管理和经济决策方法灵活应用于地理信息科学问题的计划、组织和实施中。
12 终身学习。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能够自主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拓展,具有自我更新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精神。
12-1 能够正确认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12-2 能够选择合适的途径进行专业及相关知识的再学习和进一步提升;
12-3 通过不断学习,自觉提高个人的社会发展适应能力。
三、毕业条件
完成总学分176,其中理论教学132学分,集中实践教学44学分。另外,还需完成第二课堂10学分,并且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
四、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政治思想表现良好,符合毕业条件要求,平均学分绩点大于或者等于2.30。
五、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七、核心课程
地球科学概论、地理信息科学导论、自然地理学、数字地形测量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空间数据采集与管理、遥感概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地学分析、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应用、GIS空间分析、GIS应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