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遥感科学与技术(1404)
Remote Sen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一、学科简介
遥感科学与技术是一门通过空天地一体化传感平台,研究地球及其他星体多维时空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解译与应用的科学与技术。该学科以电磁波、重力场等物理场为媒介,发展非接触式观测理论、定量反演方法与智能解译技术,系统构建全球/区域多尺度、多时相、多谱段对地观测体系,旨在揭示资源分布、环境变迁与灾害演化规律,为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防治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重大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空天信息保障与技术支撑。
西安科技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可追溯至1978年第一届矿山测量本科招生时设立的摄影测量课程组。1990年获工程测量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培养摄影测量方向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批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成功申报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年获批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24年获批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教学科研团队,拥有双聘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兼职教授团队,依托陕西省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中心等平台,瞄准世界遥感科技前沿,立足西部,辐射全国,加强与测绘、安全、地理、地质、通信和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积累了丰富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为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形成了遥感信息工程、遥感应用技术和应急安全遥感等三个学科方向,组建了遥感智能解译、矿区定量遥感、地貌遥感和灾害遥感等科研团队,在煤炭绿色开采、资源环境监测、灾害防治等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攻克了矿用钻孔测井与数据分析技术的难题;突破了林业资源遥感监测技术瓶颈,开发了森林资源移动地理信息系统;创新了煤自燃特征信息识别及煤火灾害预警和防控技术体系;拓展了基于多源遥感的气象灾害监测理论体系。近五年,本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防科工局高分专项以及企业委托重大科研项目三十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项,在本行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培养目标
面向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培养理想信念坚定,身心健康,具有服务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掌握遥感信息工程、遥感应用技术、应急安全遥感等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及相关研究方向的前沿动态,掌握解决遥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备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团队合作精神;能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能力;具有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应急安全、生态、环境、农业等领域独立承担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科技人才。
三、学科方向
1.遥感信息工程
2.遥感应用技术
3.应急安全遥感
四、研究方向
1.遥感数据智能处理与挖掘
2.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
3.地表水土过程遥感监测
4.矿区生态环境遥感评估
5.灾害遥感监测
6.矿山安全智能感知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详见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课程设置表。
六、其它环节及要求
1.学校要求:详见《西安科技大学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2019年4月修订)、《西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西科办发〔2019〕89号)。
2.学科要求:按照学校要求执行。
七、编写成员
李朋飞、王祎婷、史晓亮、竞霞、宋莹。
  
遥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课程设置
 
  
   
    |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开课单位 | 前导课程 | 
   
    | 学位课 | 公共必修课 | 60217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秋 | 马克思学院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 60117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春 | 马克思学院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 60316001-1 | 英语精读 | 108 | 3 | 秋,春 | 人外学院 | 大学英语(1-4) | 
   
    | 60316001-2 | 英语听说 | 
   
    | 60316001-3 | 英语翻译与写作 | 
   
    | 学科基础课 | 70210002 | 专业外语* | 36 | 1 | 秋 | 测绘学院 | 大学英语(1-4) | 
   
    | 70208032 | 数值分析 | 36 | 2 | 秋 | 计算机学院 | 高等代数、线性代数、程序设计语言 | 
   
    | 70208004 | 矩阵分析与计算 | 36 | 2 | 春 | 理学院 | 线性代数、微积分 | 
   
    | 学科方向课 | 70210019 | 遥感前沿* | 36 | 2 | 秋 | 测绘学院 | 遥感原理与应用 | 
   
    | 70210020 | 遥感探测原理 | 36 | 2 | 秋 | 测绘学院 | 遥感原理与应用 | 
   
    | 70210021 | 遥感数据处理与解译 | 36 | 2 | 秋 | 测绘学院 | 遥感图像处理 | 
   
    | 70210018 | 智慧矿山技术 | 36 | 2 | 秋 | 测绘学院 | 工程测量、矿山测量 | 
   
    | 80210030 | 定量遥感 | 36 | 2 | 秋 | 测绘学院 | 遥感原理与应用 | 
   
    | 70210022 | 遥感工程 | 36 | 2 | 春 | 测绘学院 | 遥感原理与应用 | 
   
    | 70210023 | 灾害遥感 | 36 | 2 | 春 | 测绘学院 | 遥感原理与应用 | 
   
    | 非学 位 课 | 学科选修课 | 80110003 | 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科技写作指导* | 18 | 1 | 春 | 测绘学院 | 遥感前沿 | 
   
    | 80210002 | 微波遥感 | 36 | 2 | 春 | 测绘学院 | 遥感原理与应用 | 
   
    | 80210018 |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 36 | 2 | 春 | 测绘学院 | 遥感原理与应用 | 
   
    | 70210013 | 环境遥感 | 36 | 2 | 春 | 测绘学院 | 遥感原理与应用 | 
   
    | 80210010 | 遥感软件二次开发 | 36 | 2 | 春 | 测绘学院 | 遥感原理与应用、 程序设计语言 | 
   
    | 70210004 | 当代摄影测量与遥感 | 36 | 2 | 春 | 测绘学院 | 摄影测量、遥感技术 | 
   
    | 80210016 | 资源环境遥感应用案例分析 | 36 | 2 | 春 | 测绘学院 | 遥感原理与应用、现代自然地理学、环境学概论 | 
   
    | 80210006 | 空间分析与建模 | 36 | 2 | 春 | 测绘学院 | 空间分析 | 
   
    | 80210026 | Python空间分析理论与应用 | 36 | 2 | 春 | 测绘学院 | 空间分析 | 
   
    | 80210029 | 时空大数据与智慧孪生 | 36 | 2 | 春 | 测绘学院 |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 | 
   
    | 80210022 | 高光谱遥感 | 36 | 2 | 秋 | 测绘学院 | 遥感原理与应用 | 
   
    | 80210023 |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基础与应用 | 36 | 2 | 秋 | 测绘学院 | 程序设计语言 | 
   
    | 80210024 | GNSS气象学原理与创新应用 | 36 | 2 | 秋 | 测绘学院 |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及应用 | 
   
    | 公共选修课 | 50100001 | 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 | 18 | 1 | 秋 | 研究生院 | 
 | 
   
    | 50112002 | 体育* | 36 | 1 | 春 | 体育部 | 
 | 
   
    | 50117003 | 中外传统文化 | 18 | 1 | 秋 | 马克思学院 | 
 | 
   
    | 50116004 | 中外文学名著赏析 | 18 | 1 | 春 | 马克思学院 | 
 | 
   
    | 50116005 | 法理学 | 18 | 1 | 春 | 马克思学院 | 
 | 
   
    | 跨学科选修课 | 70210019 | 遥感前沿* | 36 | 2 | 秋 | 测绘学院 | 遥感原理与应用 | 
   
    | 必修 环节 | 
 | 实践环节 | 
 | 2 | 
 | 
 | 
 | 
  
 
 
课程学分要求:学位课至少1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6学分,学科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学科方向课)至少9学分;非学位课至少15学分,其中学科选修课至少11学分,公共选修课至少3学分,跨学科选修课至少1学分。